一歲寶寶便秘一般可以吃水蒸蛋。水蒸蛋質地柔軟易消化,含有優(yōu)質蛋白和水分,有助于緩解輕度便秘。但需注意觀察寶寶對雞蛋的耐受性,避免過敏或加重胃腸負擔。
水蒸蛋中的卵白蛋白和卵黃磷蛋白在蒸制過程中結構松散,更易被嬰幼兒腸道吸收。蛋類所含的卵磷脂可促進腸壁潤滑,水分補充能軟化大便。制作時可適當增加水量,形成更稀軟的質地,避免添加鹽或調味品。若寶寶存在雞蛋過敏史或濕疹等過敏體質表現(xiàn),應暫緩引入。
部分寶寶可能因蛋白質消化不完全導致排便困難加重,表現(xiàn)為排便時哭鬧、糞便干硬帶未消化蛋花。此時需暫停食用,改為米湯、南瓜泥等低敏輔食。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或蛋白質代謝異常的患兒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調整飲食結構。
便秘寶寶日??稍黾游髅纺?、火龍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輔食,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。若調整飲食后便秘持續(xù)超過三天,或伴隨腹脹、嘔吐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排查先天性巨結腸等器質性疾病。一歲內嬰幼兒消化功能尚未完善,引入新輔食需遵循由少到多、由稀到稠的原則。
陰虛便秘可通過滋陰潤燥、調整飲食、適度運動、中藥調理、穴位按摩等方式改善。陰虛便秘多因體內陰液不足、腸道失潤所致,常伴隨口干咽燥、舌紅少苔等癥狀。 1、滋陰潤燥 日常可食用銀耳、百合、黑芝麻等滋陰食材,避免辛辣燥熱食物。陰虛體質者需減少熬夜,保持情緒穩(wěn)定以防虛火內生。晨起空腹飲用溫水有助于刺激腸蠕動。 2、調整飲食 增加梨子、蜂蜜、松子仁等潤腸通便食物,適量補充核桃、杏仁等含油脂堅果。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,可添加少量淡鹽水或檸檬汁。避免過度食用煎炸燒烤類食物。 3、適度運動 選擇八段錦、太極拳等柔緩運動,促進氣血運行。每日順時針按摩腹部100次,步行30分鐘以上。避免劇烈運動導致津液耗損,運動后及時補充水分。 4、中藥調理 可遵醫(yī)囑使用增液湯、五仁丸等方劑,或選用火麻仁、郁李仁等單味藥材。中成藥如麻仁潤腸丸、通便靈膠囊等需在醫(yī)師指導下服用。忌用大黃等峻下傷陰藥物。 5、穴位按摩 每日按壓足三里、三陰交等穴位各3分鐘,配合天樞穴、大腸俞等腹部穴位。睡前用掌心揉按神闕穴,配合深呼吸放松。艾灸關元穴需由專業(yè)人員操作。 長期陰虛便秘者應建立規(guī)律排便習慣,如廁時避免過度用力??稍缤砀髯?0次提肛運動,增強盆底肌力量。若調理兩周未改善或出現(xiàn)便血、消瘦等癥狀,需及時就醫(yī)排除器質性疾病。保持心情舒暢有助于氣機調達,避免情緒緊張加重便秘。
青少年便秘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、增加運動量、建立規(guī)律排便習慣、腹部按摩、藥物治療等方式調理。便秘通常由膳食纖維攝入不足、水分缺乏、運動量少、排便習慣不良、腸道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。 1、調整飲食結構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攝入有助于改善便秘。菠菜、西藍花等綠葉蔬菜富含膳食纖維,能促進腸道蠕動。燕麥、糙米等全谷物可增加糞便體積。適量食用火龍果、酸奶等含益生菌的食物有助于調節(jié)腸道菌群平衡。避免過多攝入精制米面和高脂肪食物。 2、增加運動量 每日保持適度運動能有效緩解便秘??熳?、慢跑等有氧運動可加速腸道蠕動。仰臥起坐、腹部拉伸等針對性運動能增強腹肌力量。課間活動或放學后進行適度運動,每次持續(xù)20分鐘以上。避免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。 3、建立排便習慣 固定時間排便有助于形成條件反射。晨起后或餐后是較理想的排便時段。排便時保持專注,避免玩手機或閱讀。每次排便時間控制在5-10分鐘內。堅持一段時間可幫助建立規(guī)律的排便節(jié)律。 4、腹部按摩 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能促進腸道蠕動。按摩時取仰臥位,雙膝屈曲,用掌心以臍部為中心順時針畫圈。按摩力度適中,每次持續(xù)5-10分鐘??稍诔科鹂崭够蛩斑M行。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。 5、藥物治療 頑固性便秘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藥物。乳果糖口服溶液能軟化糞便,聚乙二醇4000散可增加糞便含水量。開塞露適用于急性便秘緩解。避免長期依賴刺激性瀉藥。用藥期間需配合生活方式調整。 青少年便秘調理需要綜合干預,家長應督促孩子保持均衡飲食和規(guī)律作息。每日飲水量應達到1500毫升以上,可適量飲用溫開水或淡蜂蜜水。保證充足睡眠時間,避免熬夜。若便秘持續(xù)超過兩周或伴隨腹痛、便血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。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便秘復發(fā)至關重要。
氣虛型便秘可通過飲食調理、中藥治療、運動鍛煉、穴位按摩、生活習慣調整等方式改善。氣虛型便秘通常由脾胃虛弱、久病體虛、年老體衰、飲食不當、情志失調等原因引起。 1、飲食調理 氣虛型便秘患者可適量食用具有補氣健脾作用的食物,如山藥、紅棗、粳米等。山藥含有豐富的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,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。紅棗富含鐵元素和環(huán)磷酸腺苷,能補中益氣養(yǎng)血。粳米性平味甘,具有補中益氣、健脾和胃的功效。避免食用寒涼、油膩、辛辣刺激性食物,以免損傷脾胃陽氣。 2、中藥治療 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補中益氣湯、四君子湯、黃芪湯等方劑。補中益氣湯由黃芪、人參、白術等組成,具有補中益氣、升陽舉陷的功效。四君子湯含有人參、白術、茯苓等藥材,能益氣健脾。黃芪湯以黃芪為主藥,配伍陳皮、火麻仁等,可補氣潤腸通便。中藥治療需辨證施治,不可自行用藥。 3、運動鍛煉 適當進行八段錦、太極拳、散步等溫和運動有助于改善氣虛型便秘。八段錦中的"調理脾胃須單舉"動作能增強脾胃功能。太極拳的緩慢動作配合呼吸可調節(jié)氣血運行。每日散步30分鐘能促進胃腸蠕動。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宜,避免過度勞累耗傷正氣。 4、穴位按摩 可按摩足三里、中脘、天樞等穴位改善氣虛便秘。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,是強壯保健要穴,按摩能健脾和胃。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,按摩可調理中焦氣機。天樞穴在臍旁,按摩能調理腸腑功能。每個穴位按摩3-5分鐘,力度適中,每日1-2次。 5、生活習慣調整 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熬夜傷氣。養(yǎng)成定時排便習慣,如廁時不要過度用力。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憂思傷脾。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受涼。適當多飲水,每日1500-2000毫升。避免久坐不動,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。 氣虛型便秘患者日??啥嗍秤媚瞎?、胡蘿卜、小米等黃色食物,中醫(yī)認為黃色入脾。適當食用蜂蜜、黑芝麻等潤腸通便之品。避免過度節(jié)食或暴飲暴食。保持適度運動,如每天快走6000步。注意調節(jié)情緒,避免長期精神緊張。癥狀持續(xù)不緩解應及時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系統(tǒng)治療。嚴重便秘時可臨時使用開塞露等通便劑,但不宜長期依賴。
便秘時放屁通常比不放屁好,放屁說明腸道存在蠕動和氣體排出,有助于緩解腹脹不適。便秘伴隨排氣減少可能提示腸梗阻等嚴重情況,需及時就醫(yī)。便秘可能與飲食結構不合理、胃腸動力不足、腸道菌群紊亂、肛腸疾病、神經系統(tǒng)病變等因素有關。 便秘時腸道內食物殘渣發(fā)酵會產生氣體,正常排氣表明消化道未完全阻塞。適度排氣可減輕腹部脹痛,降低腸內壓力,避免毒素過度吸收。但若排氣伴隨惡臭、腹痛加劇或完全停止排氣,需警惕機械性腸梗阻、腸扭轉等急腹癥,這類情況可能伴隨嘔吐、腹部包塊等癥狀。 完全不排氣且便秘加重時,可能存在糞便嵌塞或腸道麻痹。長期臥床者、術后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(xiàn)腸蠕動消失,導致毒素吸收引發(fā)全身癥狀。某些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如帕金森病也會抑制腸道蠕動,此時需通過灌腸或藥物刺激腸神經恢復功能。 改善便秘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如燕麥、西藍花等,每日飲水超過1500毫升??身槙r針按摩腹部促進蠕動,避免久坐不動。若癥狀持續(xù)超過3天或出現(xiàn)血便、體重下降,建議消化內科就診排除腫瘤、炎癥性腸病等器質性疾病。老年人突發(fā)便秘伴停止排氣需急診排除腸系膜血管栓塞。
兒童便秘可以適量吃西梅、火龍果、燕麥、酸奶、菠菜等食物,也可以遵醫(yī)囑吃乳果糖口服溶液、枯草桿菌二聯(lián)活菌顆粒、小兒七星茶顆粒、四磨湯口服液、開塞露等藥物。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調整飲食結構或使用藥物。 一、食物1、西梅 西梅富含山梨醇和膳食纖維,能刺激腸道蠕動并軟化糞便。新鮮西梅或西梅泥適合作為兒童零食,每日3-5顆即可。對果糖不耐受的兒童需控制攝入量。 2、火龍果 火龍果含大量水分和黑色籽粒,其膳食纖維含量較高,可促進腸道內容物排出。紅心火龍果效果更顯著,但可能造成短暫尿液變色,無須擔心。 3、燕麥 燕麥作為全谷物含有β-葡聚糖,能增加糞便體積并改善腸道菌群。建議選擇即食燕麥片煮粥,搭配水果增加適口性,避免添加過多糖分。 4、酸奶 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調節(jié)腸道微生態(tài)平衡,選擇無添加糖的低溫酸奶效果更佳。乳糖不耐受兒童可選擇無乳糖酸奶,每日100-200毫升為宜。 5、菠菜 菠菜富含鎂離子和膳食纖維,能幫助腸道保持水分。建議焯水后切碎加入粥或面條,避免生食可能引起的草酸鈣問題。 二、藥物1、乳果糖口服溶液 乳果糖作為滲透性瀉藥,能增加腸道滲透壓并軟化糞便。適用于慢性便秘患兒,需根據體重調整劑量,可能出現(xiàn)腹脹等不良反應。 2、枯草桿菌二聯(lián)活菌顆粒 該益生菌制劑能改善腸道菌群失調引起的便秘,可與溫水或牛奶沖服。需與抗生素間隔2小時服用,避免高溫破壞活性。 3、小兒七星茶顆粒 中成藥含薏苡仁、山楂等成分,適用于食積化熱型便秘。表現(xiàn)為大便干結伴口臭、手足心熱等癥狀,脾胃虛寒患兒慎用。 4、四磨湯口服液 由木香、枳殼等組成,能行氣導滯通便。適用于氣滯型便秘,常見于排便費力、肛門墜脹的情況,新生兒禁用。 5、開塞露 甘油制劑通過局部潤滑刺激排便,僅作為臨時應急使用。長期應用可能產生依賴性,使用時需剪平管口避免劃傷直腸黏膜。 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規(guī)律排便習慣,每日固定時間坐便5-10分鐘。增加日?;顒恿?,每天保證1小時戶外運動。每日飲水量按體重計算,每公斤體重需50-100毫升。若便秘超過1周或伴隨腹痛、嘔吐等癥狀,須立即就醫(yī)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等器質性疾病。記錄孩子的排便日記有助于醫(yī)生判斷病情,包括排便頻率、糞便性狀及伴隨癥狀等詳細信息。
便秘灌腸的方法主要有甘油灌腸劑灌腸、肥皂水灌腸、生理鹽水灌腸、開塞露灌腸、中藥灌腸等。灌腸操作需嚴格遵循無菌原則,由醫(yī)護人員或在專業(yè)指導下進行。 1、甘油灌腸劑灌腸 甘油灌腸劑主要成分為甘油,能刺激腸壁促進排便。操作時取左側臥位,將灌腸劑前端緩慢插入肛門5-10厘米,擠壓藥液后保留5-10分鐘。適用于輕度便秘患者,但長期使用可能產生依賴性。 2、肥皂水灌腸 將醫(yī)用軟皂按比例稀釋成0.1%-0.2%溶液,溫度控制在38-40℃。使用灌腸袋懸掛于距肛門40-60厘米高度,緩慢注入500-1000毫升液體。需注意肥皂水濃度過高可能損傷腸黏膜,不推薦頻繁使用。 3、生理鹽水灌腸 采用0.9%無菌生理鹽水,灌腸前需排空灌腸管空氣。成人用量一般為500-1000毫升,兒童減半。該方法刺激性小,適合老年體弱患者,但電解質紊亂者慎用。 4、開塞露灌腸 開塞露主要含甘油和山梨醇,通過高滲作用軟化糞便。使用時剪開包裝頂端,輕輕插入肛門擠出藥液。起效快但僅能處理直腸末端糞便,對結腸便秘效果有限。 5、中藥灌腸 常用大黃、芒硝等中藥煎劑,溫度保持在37℃左右。灌入后需變換體位使藥液充分分布。中藥灌腸兼具通便和調理腸道功能作用,但需中醫(yī)師辨證施治,避免藥物過敏。 灌腸后應平臥15-30分鐘以延長藥液保留時間。日常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,養(yǎng)成定時排便習慣,適量運動促進腸蠕動。反復便秘者建議完善腸鏡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,避免長期依賴灌腸。出現(xiàn)腹痛、出血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就醫(yī)。
小兒便秘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、增加運動量、腹部按摩、培養(yǎng)排便習慣、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。小兒便秘通常由飲食不當、運動不足、排便習慣不良、腸道功能紊亂、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。 1、調整飲食結構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,可適當添加西藍花、燕麥、蘋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。適量飲用溫水或稀釋的果汁,避免過多食用精制米面及高脂肪食物。母乳喂養(yǎng)的嬰兒,母親需注意自身飲食均衡。 2、增加運動量 適度的身體活動能刺激腸道蠕動,嬰幼兒可通過被動操、翻身練習等方式增加運動。學齡前兒童建議每日進行戶外活動,如跑步、跳躍等。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保持固定姿勢。 3、腹部按摩 順時針方向輕柔按摩腹部可促進腸蠕動,按摩時手掌溫度需適宜,力度以嬰兒無不適反應為準??稍诓秃?小時進行,每次持續(xù)5-10分鐘。按摩前可涂抹少量嬰兒潤膚油減少摩擦。 4、培養(yǎng)排便習慣 固定時間引導孩子坐便盆,選擇餐后胃腸反射活躍時段。每次坐便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,避免造成心理壓力??山柚_凳保持膝蓋高于臀部的排便體位,有助于放松盆底肌。 5、藥物治療 頑固性便秘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、枯草桿菌二聯(lián)活菌顆粒、開塞露等藥物。乳果糖可軟化糞便,益生菌能調節(jié)腸道菌群,開塞露僅作為臨時應急使用。禁止自行長期使用刺激性瀉藥。 家長需密切觀察孩子排便頻率及糞便性狀,記錄飲食與排便情況。若便秘持續(xù)超過兩周或伴隨腹痛、嘔吐、血便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排查先天性巨結腸等器質性疾病。日常生活中注意提供寬松的如廁環(huán)境,避免因排便疼痛導致孩子刻意抑制便意。冬季注意腹部保暖,夏季保證充足水分攝入,逐步建立規(guī)律的腸道生物鐘。
便秘頭暈可能與水分攝入不足、膳食纖維缺乏、腸道菌群失衡、貧血、低血壓等因素有關。便秘頭暈通常表現(xiàn)為排便困難、頭昏腦脹等癥狀,可通過調整飲食、補充水分、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。 1、水分攝入不足 身體缺水會導致大便干結難以排出,同時血容量減少可能引發(fā)腦部供血不足。建議每日飲用足夠溫水,少量多次補充,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腎臟負擔。晨起空腹喝一杯溫水有助于刺激胃腸蠕動。 2、膳食纖維缺乏 長期缺乏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攝入會使腸道蠕動減緩。西藍花、燕麥、蘋果等食物富含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,能增加糞便體積并軟化大便。突然大量增加纖維攝入可能引起腹脹,應循序漸進調整。 3、腸道菌群失衡 濫用抗生素或高脂飲食會破壞腸道微生態(tài)平衡。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膠囊可幫助恢復菌群平衡,配合酸奶等發(fā)酵食品效果更佳。排便時避免過度用力以防誘發(fā)心腦血管意外。 4、貧血 缺鐵性貧血會導致血液攜氧能力下降,引發(fā)腦缺氧性頭暈。硫酸亞鐵片配合維生素C可促進鐵吸收,同時需要排查是否存在消化道慢性失血。黑木耳、動物肝臟等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可輔助改善。 5、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在用力排便時可能出現(xiàn)一過性腦缺血。血壓測量應包括臥位和立位數(shù)據,必要時可使用鹽酸米多君等藥物提升血壓。排便時建議使用腳凳抬高下肢,減少靜脈回流阻力。 長期便秘伴頭暈需警惕器質性疾病,如甲狀腺功能減退、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(tǒng)病變。建議記錄排便頻率和伴隨癥狀,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瀉藥。適度進行腹部按摩和快走鍛煉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時間。若調整生活方式兩周無改善,應及時到消化內科或神經內科就診,完善腸鏡、血常規(guī)等檢查明確病因。
孕婦便秘可以適量吃西梅、火龍果、燕麥、酸奶、菠菜等食物,也可以遵醫(yī)囑吃乳果糖口服溶液、小麥纖維素顆粒、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散、枯草桿菌二聯(lián)活菌顆粒、開塞露等藥物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調整飲食結構或使用藥物緩解癥狀。 一、食物1、西梅 西梅富含山梨醇和膳食纖維,能刺激腸道蠕動并軟化糞便。其天然果糖成分具有滲透性導瀉作用,適合妊娠期輕度便秘。每日食用5-6顆即可,過量可能引發(fā)腹瀉。 2、火龍果 火龍果含大量水分和黑色籽粒,每100克含2克膳食纖維。紅心品種甜菜紅素含量更高,可促進腸道菌群平衡。建議與其他高纖維食物交替食用,避免單一飲食。 3、燕麥 燕麥中β-葡聚糖可吸收水分形成凝膠狀物質,增加糞便體積。選擇未深加工的鋼切燕麥效果更佳,搭配奇亞籽食用能進一步提升通便效果。 4、酸奶 含益生菌的發(fā)酵乳制品能改善腸道微生態(tài),優(yōu)選無添加糖的低脂酸奶。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可縮短食物在結腸的通過時間,建議早餐后飲用200毫升。 5、菠菜 菠菜富含鎂離子和葉綠素,鎂元素能中和胃酸并軟化糞便。急火快炒保留營養(yǎng)素最佳,與橄欖油同食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,每周食用3-4次為宜。 二、藥物1、乳果糖口服溶液 乳果糖作為滲透性瀉藥,在結腸被細菌分解產生有機酸,增加腸腔滲透壓。該藥不被吸收入血,妊娠各期使用相對安全,但需注意劑量個體化調整。 2、小麥纖維素顆粒 從麥麩提取的天然纖維素制劑,能增加糞便含水量。服用時需配合大量飲水,適用于飲食調整無效的孕婦,但腸梗阻患者禁用。 3、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散 含長型雙歧桿菌等益生菌,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調。需用溫水沖服避免高溫滅活,與抗生素間隔2小時服用,對乳制品過敏者慎用。 4、枯草桿菌二聯(lián)活菌顆粒 通過產生乳酸降低腸道pH值,抑制致病菌生長。該制劑耐胃酸能力強,與蒙脫石散聯(lián)用時應先服抗菌藥,再服益生菌。 5、開塞露 甘油制劑通過局部潤滑和刺激直腸壁發(fā)揮作用,適用于急性排便困難。長期使用可能產生依賴性,建議作為臨時應急措施,操作時注意動作輕柔。 孕婦便秘時應保持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,適當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。建立定時排便習慣,如早餐后如廁利用胃結腸反射。避免久坐久站,如廁時可用腳凳墊高膝蓋模擬蹲姿。若癥狀持續(xù)超過一周或伴隨腹痛出血,需立即就醫(yī)排除器質性疾病。孕期慎用刺激性瀉藥如番瀉葉,以免引發(fā)子宮收縮。
生完孩子便秘可通過調整飲食、增加運動、腹部按摩、藥物治療、心理疏導等方式緩解。產后便秘通常由激素變化、盆底肌松弛、飲食結構改變、活動量減少、心理壓力等因素引起。 1、調整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,可適量食用燕麥、西藍花、火龍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。每日飲水量建議超過1500毫升,晨起空腹飲用溫水可刺激胃腸反射。避免過多攝入精制米面及辛辣刺激性食物。 2、增加運動 產后適度活動能幫助恢復腸道功能,順產產婦24小時后可開始床邊活動,剖宮產產婦待傷口愈合后逐步增加運動量。推薦進行凱格爾運動、產后瑜伽等低強度訓練,每日散步時間建議控制在30分鐘左右。 3、腹部按摩 順時針環(huán)形按摩腹部能促進腸管蠕動,按摩時取仰臥位屈膝,用掌心以臍部為中心向外螺旋式推按,每次持續(xù)10-15分鐘??膳浜鲜褂脺責崦矸笥诟共浚⒁鉁囟炔灰诉^高避免燙傷。 4、藥物治療 乳果糖口服溶液、小麥纖維素顆粒、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膠囊等藥物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。乳果糖通過滲透作用軟化糞便,益生菌制劑能調節(jié)腸道菌群平衡。禁用刺激性瀉藥以免影響哺乳。 5、心理疏導 產后焦慮情緒可能通過神經調節(jié)抑制腸蠕動,可通過正念冥想、傾訴交流等方式緩解壓力。建立規(guī)律排便習慣,如廁時避免長時間用力,必要時使用腳凳抬高膝關節(jié)以改善排便體位。 產后便秘護理需注意保持會陰清潔,排便后使用溫水沖洗。哺乳期用藥須嚴格遵醫(yī)囑,出現(xiàn)便血、持續(xù)腹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(yī)。日??蛇M行提肛運動鍛煉盆底肌,每周3-4次,每次收縮維持5秒后放松。飲食中適當添加亞麻籽油、核桃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,避免久坐久臥影響腸道蠕動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