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道閉鎖需要通過手術重建食道連續(xù)性,治療方法主要有食道吻合術、胃造瘺術、結腸代食道術、術后腸內營養(yǎng)支持、長期隨訪監(jiān)測等。
適用于食道兩端距離較近的病例,通過開胸或胸腔鏡手術將閉鎖段切除后直接吻合食道。手術需在新生兒期進行,術后可能出現吻合口瘺或狹窄等并發(fā)癥。術中需注意保護迷走神經,術后需留置胃管減壓。
對于食道缺損較長的病例,需先行胃造瘺維持營養(yǎng)攝入。通過手術在腹壁建立胃部開口,術后可通過造瘺管進行喂養(yǎng)。該術式為過渡性治療,待患兒生長后可能需二次手術重建食道。
當食道缺損超過3厘米時,可采用結腸段移植重建食道。選取橫結腸或升結腸經胸骨后或皮下隧道上提,與頸段食道及胃分別吻合。術后需密切監(jiān)測移植腸管血運,可能出現移植腸管壞死或吻合口漏。
術后早期需通過靜脈營養(yǎng)維持,逐步過渡至經口喂養(yǎng)。喂養(yǎng)時需保持半臥位,選擇稠厚食物減少誤吸風險。定期監(jiān)測體重增長曲線,必要時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。喂養(yǎng)困難者可長期保留胃造瘺管。
術后需定期進行食道造影及內鏡檢查,評估吻合口通暢度。出現吞咽困難或反復呼吸道感染時,需考慮食道擴張治療。隨訪內容包括生長發(fā)育評估、肺功能檢查及胃食管反流監(jiān)測,部分患兒需終身隨訪。
食道閉鎖患兒術后需特別注意喂養(yǎng)姿勢,進食時應保持30度以上半臥位,餐后維持直立位30分鐘。食物應選擇糊狀或泥狀,避免堅硬及大塊食物。日常需預防呼吸道感染,出現嗆咳或呼吸困難需及時就醫(yī)。定期進行吞咽功能訓練,部分患兒需接受語言治療師指導。家長應記錄喂養(yǎng)情況及生長曲線,按時完成疫苗接種計劃。